应届生面试爽约率为何屡创新高

同学们在抱怨工作难找的时候,很多企业的HR也都在抱怨员工难招。一份关于“应届毕业生面试爽约”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面试爽约率再创新高,近二成的雇主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面临着超过75%的面试爽约率。尽管每一年年被称为“史上最难求职季”,但是毕业生似乎全然不顾市场的低谷,“从容”和“挑剔”比往年更甚。
学生求职“盲”、HR应对“忙”
“职位申请太多,答应的面试太多”是应届生给出最多的面试“爽约”理由,达到25.7%。海投仍然是同学们求职的主要方式,但是对互联网越来越依赖的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却呈现“退化”态势。求职者在接到面试通知的一刻不知如何回答,到最后就造成面试都答应了,却无法妥善安排时间,有的发现地方不熟或路程较远,就放弃了。
对于爽约原因,HR们也在努力了解,有24.3%的雇主认为自己被“放鸽子”的原因正是学生面临的选择多,机会多。而学生盲目的投递简历也让他们苦不堪言。面试是雇主招聘的核心环节,为了确保人才和雇主需求匹配,多数企业的招聘面试还不止一轮。每安排一次面试,HR事前都会做许多准备,从筛选简历,到确定候选人,安排面试官等等,所以被‘爽约’的面试背后是HR大量的重复劳动和面对公司用人部门主管的压力。
求职不匹配,前途不着急
值得注意的是,有超过20%的学生承认“其实工作不难找”,只是自己比较挑剔。而挑剔的背后,是对“上班”的缺乏兴趣。受访的学生中竞有超过六成的应届生认为,求职是需要父母帮衬的,如同当年他们的求学和未来的婚姻。
一位受访的毕业生曾被两家雇主看重,但家长认为还可以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慢慢找,总有机会的。她表示她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位时尚杂志的编辑,但是基本无望,除外“无所谓”了,就听父母的。类似的观点并不少见。毕业生们普遍对自己的定位是受到高等教育的社会精英,但是在实习、求职和面试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期望的“礼遇”,适合的职业机会难得,这使他们对职场提不起兴趣。“找不到好的宁愿不做”是不少学生更是不少家长普遍的心态,所以“薪酬比较低”“工作不适合我”成为学生面试“爽约”的藉口。
但显然雇主并不如此认同,仅有10.1%的雇主认为自己提供的薪酬比较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这意味着雇主大幅提薪没有可能。企业的经营方式正在转型,这意味着对人才技能知识的需求正在改变。企业主已经非常努力地在满足学生对薪酬的期望,特别是民营企业,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在薪酬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学生却依然不买账,90后年轻人自我意识不断加强,擅长比较,对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发展性和体面程度等均在学生的考量范围。
职位推荐: